微信
微博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导语:福建向海而生,“丝路海运”力图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延伸服务链条,打通港口、航运、贸易环节,助推“港航贸一体化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厦门海关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1月—5月,福建省73条“丝路海运”命名航线共开行975艘次,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.73万标箱,同比增长19.41%。其中,厦门60条命名航线共开行831艘次,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5.49万标箱,同比增长18.59%。
“丝路海运”创立6年,沉淀了什么?有何创新之举?带着这些问题,近日,本刊记者专访了“丝路海运”国际联盟秘书长、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。
“‘丝路海运’成立6年,围绕六个‘一’,建设海丝核心区域,共商港航合作、共建丝路通道、共享经贸繁荣。”对于“丝路海运”发挥的重要作用,李南做了上述总结。
“丝路海运”国际联盟秘书长、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
海上丝路延伸服务链
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,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。2018年12月24日,为服务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域的建设发展,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、厦门港务控股集团、中远海运集团共同倡议发起成立“丝路海运”,并以新设立的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作为秘书处开展工作。
“丝路海运”作为国内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,也是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高质量跨行业国际海运服务解决方案。旨在打造服务标准化、运行便捷化、管理智能化的国际贸易和航运服务新平台;自成立以来,各方就希望通过“丝路海运”建设,实现以航运促进贸易,以贸易推动投资、金融、文化等往来,构筑我国与“海丝”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。
“原本不同班轮公司的自有航线,命名为‘丝路海运’航线后,标准统一、服务规范,更具生命力。”李南告诉记者。
2021年以来,“丝路海运”被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,与“中欧班列”和“西部陆海新通道”一起成为我国“一带一路”的三大物流品牌,有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2024年是“丝路海运”平台运营的第6个年头,从运营概况来看,截至今年6月底,“丝路海运”命名航线122条,通达国家46个,通达港口135座,2023年吞吐量429.66万标箱,自运营以来,累计吞吐量1698.83万标箱,累计开行船舶14393艘次。
“丝路海运”沉淀六个“一”
“丝路海运”成立6年,李南将平台运营成果总结为“六个一”。
打造“一个联盟”。“丝路海运”围绕共商港航合作、共建丝路通道、共享经贸繁荣的宗旨,建立“丝路海运”国际联盟。联盟由全球知名港口、跨国航运公司、物流企业、商贸制造、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组成,“跨界”资源共享。目前,联盟单位已经超过330家。联盟成员单位覆盖产、学、研多方面,马士基、宁德时代、阿里巴巴、华为、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等均已加入。
发布“一批航线”。“丝路海运”认可的高品质航线,主要覆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、欧洲等区域航线,通达全球。以“丝路海运”由厦门港直达菲律宾马尼拉港的电商快线为例,截至今年6月11日,开行仅2周年,吞吐量就超5万标箱,出口商品145万件,种类超1900种,货值超113亿元。
厦门港跨境电商海运快捷通道启动仪式暨“丝路海运”电商快线命名仪式
建立“一套标准”。近年来,“丝路海运”频频写入国家重要文件。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提出提升“丝路海运”品牌影响。“丝路海运”站在托运人的角度,对港航物流各环节的服务标准进行定义。目前已推出港口、航运、通关、多式联运、数据联通等服务标准,跨境电商服务标准正在编写中。
搭建“一个平台”。“丝路海运”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,是“丝路海运”运营的线上平台,是推动“丝路海运”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。线上平台已上线第一期,并实现以下功能:“丝路海运”命名航线运营情况实时监测、物流可视化跟踪、公共订舱服务。基于“丝路海运”国际联盟成员的互相协作,平台覆盖了智慧物流信息、远洋气象导航系统、无人机海域智能服务系统等技术服务,在部分领域突破了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推出“一组政策”。福建省、福州市两级财政出台“丝路海运”港航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等多项政策,鼓励港口运营商、航运企业、物流企业及贸易商积极拓展海陆货源、创新物流通道。“丝路海运”则有量化考核奖励等一系列的措施,鼓励行业提升服务标准。
举办“一个论坛”。“丝路海运”国际合作论坛自2019年起已举办5届,汇聚行业人士,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,促进产业的跨界融合与交流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“下一步,‘丝路海运’计划举办建材类特色展览会,让参与者有获得感。”李南介绍道。
“港航贸一体化”
福建向海而生,“丝路海运”力图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延伸服务链条,打通港口、航运、贸易环节,助推“港航贸一体化”。
李南强调:“‘丝路海运’的使命是推动港航服务能力提升,促进贸易的发展,通过贸易发展,加深‘海丝’沿线各国各港口之间往来,构建我国与‘海丝’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。”
“丝路海运”首航
今年5月22日,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的“丝路海运”智能集装箱装载上船,从厦门出发驶向沙特阿拉伯。标志着“丝路海运”首条通往海合会国家的多式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,是“丝路海运”拓展东南物流大通道、服务内外双循环的生动实践和有力举措。
据了解,该线路可为贸易商节约平均1400元/标箱的物流成本,总成本节约近25%,用时对比传统线路可缩短7天左右。本次的新航线特别之处在于,通过海铁联运,让地处内陆的江西省能够便捷出运货物,把“出海口”搬到“家门口”。
谈及未来的规划,李南强调,“丝路海运”秉承“走出去”的使命,在海外业务中将探索4个方面。
第一,“两港一航”加密航线,开辟特色航线,例如:电商快线、铁矿石航线、邮轮航线。航线多向拓展,向特色行业发展,关注新兴的市场业态、物流业态。
第二,海外合资合作。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,福建先行,厦门先试。“丝路海运”作为探索先锋,尝试建设特色物流区、海外仓,强链补链,确保国际供应链安全可控。
第三,数据互联。在今年4月16日,“丝路海运”已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(PSA)签署了数据共享协议,双方将基于“丝路海运”命名航线业务开展数据共享,进一步推动中国港口与PSA在信息化领域的深化合作。2024年计划与安特卫普港签署协议,进行港口数据互换。
第四,标准推广。“丝路海运”服务标准和保障措施将推广至“海丝”沿线港口和内陆地区,与境内外港口和地区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。
在国内业务中,“丝路海运”将以打通东南物流大通道作为抓手,开辟一条从中西部到东南部,以海铁联运为载体的进出口通道。
配合中部崛起战略,“丝路海运”与南昌铁路局于2023年启动合作,成立“福建东南多式联运公司”,将江西省的货物经海铁联运出口。下一步拟与中国铁路武汉局、成都局合作,完成三块拼图,贯通中西部到东南入海新通道。
在“丝路海运”平台的运营上,深度开发“丝路海运”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功能。平台第二期功能将聚焦港口数据规整与联通,通过数据沉淀,掌握80%航线订单运价,后续将推出全新的集装箱运价指数、景气指数、货种流向指数等,为航运业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。
“一带一路”八项行动要求推进“丝路海运”港航贸一体化发展,标志着“丝路海运”逐步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规划,也为“丝路海运”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新方向,开辟了新愿景,注入了新动力。
沉淀6年,“丝路海运”集聚了高端人才、行业智库、联盟企业、运营数据等航运要素。李南透露,在远景规划中,考虑成立“丝路海运”航交所、“丝路海运”发展基金等单位,探索运价指数期货交易、船舶租赁、船舶交易、人员培训、金融等范畴。“丝路海运”不断“解锁”新技能,激发创造力,为企业拓宽“出海”通道,打造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黄金物流通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