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
微博
自2023年11月巴以冲突扩散引发红海危机以来,国际海运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上涨,尤其是自2024年4月份以来,由于红海危机导致船只绕行和运力紧张等多重因素,集装箱航运安全风险加剧,运价处于持续上涨的态势。
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6月7日,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NCFI)为2557.6点,较4月初上涨了105%,较年初上涨了72%。
其中,南美航线值得关注。今年6月7日,南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4277.0点,较年初上涨132%(运价:8470美元/FEU,上涨125%);南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2575.0点,较年初上涨125%(运价:7260美元/FEU,上涨109%)。
黑天鹅事件的爆发叠加地缘政治影响,当前南美航线运价已接近疫情时运价水平(2022年,南美东和南美西航线均价分别为7580美元/FEU、7160美元/FEU),市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。
笔者通过对比多个航线的增长趋势发现,南美航线的拐点出现于今年3月中旬,明显早于欧地航线和北美航线今年4月中旬的拐点时间,而且南美航线的增长速率高于其他航线。
南美东航线6月7日的指数涨幅达到285%,较今年最低值增长了218%,对综合指数增长驱动效应明显。这一变化充分展示了南美航线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活跃度和灵敏度,同时也体现了南美市场日益增强的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。
运输需求持续旺盛
中国、美国和巴西是南美洲重要的贸易伙伴。其中,中国是南美洲国家(包括哥伦比亚、委内瑞拉、圭亚那、苏里南、厄瓜多尔、秘鲁、巴西、玻利维亚、智利、巴拉圭、乌拉圭、阿根廷)第一大贸易伙伴国,贸易规模总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。
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,今年前4个月,中国与南美洲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147亿美元,较2020年同期增长71%。其中,出口总额增长93%,进口总额增长60%特别是中国对巴西的出口总额为216亿美元,占中国对南美洲出口总额的50%。
中国对南美洲的出口贸易主要是机械电子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制成品。其中,值得注意的是,车辆、航空器、船舶及相关运输设备商品,在2023年至2024年出口增长迅猛,机电设备、音像设备及其零件出口也在逐年攀升,这显示出南美洲对中国“新三样”产品需求旺盛的趋势。
巴西电动汽车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3年巴西轻型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近9.4万辆,较2022年增长91%,创下历史新高。截至2024年前4个月,中国电动汽车在巴西的销量达到4.8万辆,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8倍。比亚迪、奇瑞和长城等中国汽车品牌,位列巴西销量排行榜前5。
此外,数据统计,巴西太阳能装机容量为10.3吉瓦,其中,99%的太阳能电池板进口来自中国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为扶持本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,巴西对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进口实行关税限制。
根据巴西政府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信息,巴西将从2024年1月起恢复对新能源汽车征收进口关税,并自2024年7月、2025年7月逐步提升税率。
混合电动车的税率从2024年1月开始为15%、2024年7月为25%、2025年7月为30%、2026年7月达到35%;插电式混合电动车的税率分别为12%、20%、28%、35%;对于纯电动车,分别为10%、18%、25%和35%;对于电动货车,恢复全额税率的速度会更快,1月份的税率为20%、2024年7月将达到35%。
此外,今年5月14日,美国也宣布在原有对中国301关税(301条款关税将影响钢铁和铝、半导体、电动汽车、电池、关键矿产、太阳能电池、船岸起重机和医疗产品等战略行业。)基础上,进一步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、锂电池、光伏电池、关键矿产、半导体以及钢铝、港口起重机、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加征关税。
基于此,为避免因关税问题导致的成本增加,相关货主企业紧急协调供应链,提前备货。部分中国大型生产企业也加大对南美投资力度,用于后续对美出口的中转,加快产品向南美地区的出口速度,因此,南美市场出运需求旺盛。
船舶运力供小于求
Alphaliner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5月,集装箱航运市场运力规模已达2918.9万TEU,同比增长10.3%。预计2024年年底,全球新增运力将达到3085.9万TEU,同比增长9.8%,高于近3年来的平均水平。其中,拉美地区,船公司投入运力约为388.3万TEU,约占全球运力13.2%,同比增长14.8%。
根据宁波航运交易所整理的,中国-南美航线集装箱运力部署情况,可以看到,南美航线运力在今年5月有明显增长,较2023年平均水平增长15.1%,目前约占中国整体运力市场的7.4%。
红海危机导致船舶持续绕行,使得欧洲、地中海、南美、西非地区转运航线增加,打破了原有航线运力的平衡。基于此,班轮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运力,以维持供应链平衡,马士基曾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远东与欧洲间的运力将下降15%至20%。
综合来看,虽然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处于增长的趋势,但当前闲置运力处于较低水平,运力供应与需求依然保持相对平衡,这从而也支持了运价的上涨。
此外,船只改道好望角还导致船舶聚集,运力短缺,致使港口拥堵现象频发,集装箱流转时间增加,空箱回流速度变慢。目前,南美航线普遍依然存在缺箱、缺舱状况,市场供应链持续紊乱。
虽然南美航线,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求量大,但汽车运输滚装船运力缺口也大,以集装箱运输为主。
在集装箱运输汽车的过程中,为充分利用箱内空间,需要内置运输支架,在支架上下分别固定车辆,达到一箱3车或一箱4车装载率。该运输方案加大了目的港拆箱作业难度,目的港因此容易出现拥堵问题。
继续保持上涨趋势
运价形成的影响因素复杂,关于近期南美航线运价大涨的现象,笔者归纳认为,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。
一是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市场需求。巴西对中国新能源车、光伏产品加征关税的决定,使得货主出货紧张,大量舱位被占据;同时美国对中国关税预期的调高,促使进口商提前行动,大量备货导致旺季提前来临;叠加中国华东华北地区的太阳能、纺织品、白电货等长协客户产品出口,总体南美航线需求锐增。
二是船舶运力供给紧张。红海危机导致的船舶绕行常态化,使得原有运力平衡被打破,大量转运港口出现拥堵现象,市场面临缺箱缺舱的困境;班轮公司抓住此机遇,抱团推出涨价计划,并通过停航、减少运力等策略推动运价上涨。
综合考虑当前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,以及外部影响因素,南美航线运价,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上涨趋势。
然而,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,运价持续上涨或将会吸引班轮公司,将更多运力投入南美航线,这也将对运价产生一定抑制作用。
同时,红海危机、巴拿马运河限制船只通行量等黑天鹅事件,对过剩运力的吸收也将会给运价带来影响。
总之,未来,南美航线运价的走势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。
*作者单位系宁波航运交易所